“一校一品”,關鍵核心詞應當是“品”字,什么是品?就是品質,就是品牌。品牌應當有根,沒有根的文化是蒼白的,就是無根之浮萍,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傳統既是學校品牌塑造的基礎,又是學校品牌發展的營養提供者。東二小“一校一品”的根在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發展現狀,也在學校發展的歷史沿革。
東二人的思考:
怎樣打造特色文化?
以優秀傳統文化育人
去年,學校對學校歷史沿革、文化底蘊進行深入分析,對地方特色進行深度挖掘,在汲取中華文化精髓,繼承與提煉東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學校提出了“人文崇‘敬’,‘國魂’育人”的教育理念。
“敬”是一種態度,一種嚴謹、負責、恭敬的態度。在治國、理事的過程中,嚴謹、負責、恭敬的態度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
“國魂”,就是優秀的中華文化的統稱。近代學者許之衡曾說,“國魂者,立國之本也!
“人文崇‘敬’,‘國魂’育人”就是本持著恭敬之心,以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為內容實施育人。
東二人的追索:
學校文化支點在哪里?
“敬”文化扎根學生和老師心中
“人文崇‘敬’,‘國魂’育人”,這是東二文化核心,圍繞這個核心,學校努力尋找文化支撐點。學校首先想到了從學生培養與隊伍打造兩個關鍵點著力。
“四敬”是學生的人生信條
以人文崇“敬”,“國魂”育人思想為基礎,學校以這樣的理念引導著老師、學生個體的轉變!靶⒕锤改、恭敬師友、親敬仁德、恪敬學業”,這一教育理念根植于儒家傳統思想,恪守“四敬”就是踐行東二學生行為規范——敬父母講“孝”,恭敬師友講“悌”,親敬仁德講“愛眾”與“親仁”,而恪敬學業則講“謹”、“信”、“學文”。學生四“敬”不僅立足于當前的學生教育,而且對于一個生命的終生成長是有積極意義的。
“三敬”引領老師教育信仰
“敬人、敬事、敬規則”這是學校對教師的師德要求!熬慈恕币庵,無論學生是丑陋、愚笨還是美麗、聰慧,都要讓每一個生命能在學校生活中自由伸展、快樂成長;“敬事”是指從教者需要懷揣著對教育的信仰,對社會進步的擔當意識,力求把這項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敬規則”是指要嚴格守紀,保持對社會規則的敬畏。
以學生“四敬”和老師“三敬”文化的根基,學校文化目標已然成型:學生走進學校,來到教室是一種回家的感覺——親切、放松、愉悅;教師熱情而睿智地工作,快樂而雅致地生活,在對教育事業的追求中成就自己人生的幸福。
東二人的實踐:
該如何落實育人理念?
“‘敬’教育”特色處處彰顯
東二小有了“人文崇‘敬’,‘國魂’育人”的教育理念。如何科學規劃、充分實踐,讓“敬”文化在學校文化中作為一大文化品牌得以凸顯?學校立即開展了深入的校本課程建設,對學校的校園環境進行了全面打造。
“敬”文化滲透校本課程
為了真正實現學生長遠發展,校本特色課程的構建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東二小課程建設走上了“國學浸濡謙謙君子,藝術熏陶陽光少年”的發展之路!兜茏右帯、《三字經》、《笠翁對韻》、《線描》、《豎笛》……這些是學校于今年暑假組織老師編寫的國學與藝術校本教材的內容掠影。學校還以豐富的顯性活動來實踐“敬”文化。包括每周一的國旗下國學分班展示,每周三的全校誦讀國學半小時,每學期的分年級國學、藝術匯報展示活動!皩W生在六年內必須完成24個活動,而活動要服務于‘人文崇敬,國魂育人’!毙iL劉云清介紹,為了豐富學!熬础苯逃膬热,學校的顯性課程還增設了圈層互動、國際理解等。地方課程是國家課程進一步完善與補充,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之間互有交集,互相增益也成為了學校課程的一大特色。
打造校園“敬”文化
學校優良的環境就是無聲的教育資源,也是學校的隱性課程!熬础蔽幕瘔、青石板文化路、校園假山等一系列緊扣文化主題的建設項目相繼開工!靶膽殉缇,躬耕不輟,一片赤誠育就東二學子;承載國魂,潤物無聲,幾多辛勤開創教育新篇”學校敬文化墻上這副對聯就是對學校文化品牌的一個專業詮釋。
“在做亮‘一校一品’,擔當教育責任,追尋教育本真的過程中,東二人必將本著務實、創新的態度,為使東二的教育之樹更加繁茂,讓素質教學之花全面盛開,不斷努力,不斷前行!”劉云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