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一年一度的大學開學季拉開帷幕,莘莘學子們開始全新的校園生活,各大通信運營商更是在大學校園擺開擂臺,比資費,拼業務,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相比往年而言,“4G當道”毫無疑問成為了今年的主旋律。三大運營商均以4G作為賣點,在校園中開展4G網絡宣傳體驗,除了提供終端優惠,還有超值的4G套餐以及換卡活動,這也讓學子們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
4G時代,比拼的不再是2G、3G時代的網絡和終端,更多地傾向于應用體驗和服務。對于這場沒有硝煙的激烈迎新戰,就筆者近期對廣東移動、廣東聯通以及廣東電信三大運營商的觀察和研究,現主要從校園產品設計方面來談談感受。
移動:設置靈活,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通信需求和購買力。
自2G時代以來,移動一直精準地把握到高校學生的訴求點,對于校園營銷的開展已經非常成熟和老道。今年的校園產品設置,廣東移動就充分考慮了不同學生的通信需求和購買力,其產品設計已經全方面地覆蓋了所有范圍的新生訴求。
舉例說,在校園營銷時首先考慮到新生最基本的兩個情況:已有4G手機和沒有4G手機。已有4G手機的新生可以在校園現場直接辦理4G新人話費包,包含消費25元至288元不等的多項優惠,如只要新生承諾每月消費不低于25元(含25元)并連續使用兩年,即可每月返還10元話費。沒有4G手機的新生則可在廣東移動準備的多款高、中、低檔優惠4G機型中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然后再從不同的合約套餐中選擇一檔自己能夠負擔的來使用。
廣東移動針對95后大學生消費特點還專門推出一款4G卡——4G流量王。4G流量王資費低,流量多,且增加了夜間閑時流量,在充分考慮大學生消費能力的基礎上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流量需求。并且為了穩固新生之間的圈子關系,廣東移動為每位新生免費贈送一年的短號集群網使用資格,讓新生一邊免費吹水,一邊用4G高速上網。
電信:捆綁促銷,打低價卡位戰。
細觀廣東電信合約政策,基本可以歸結如下:按終端類型而不是按學生群體分類,將終端分為爆款、4G機型和優惠機型三類,但每款機型只配套一檔合約套餐,大多為樂享3G云卡,且合約優惠大同小異,首月或前幾月免租,后續只提供前月消費額30%的補貼。
廣東電信也為學子們設計了一款“年輕人套餐”,主要賣點是一次性付70元后,一年都不用交月租了。這個看起來相當有誘惑力,只是發短信、打電話都需要自掏腰包,況且一年后,身邊的同學都已經換上4G了吧?由此可以看出這是廣東電信為阻擊移動4G攻勢不得已而為之的低價卡位戰。
聯通:定向流量,博取好感。
廣東聯通在合約機政策上與電信的做法差不多,推出的合約機型都限定了合約套餐,用戶的選擇自由度大大降低。在套餐方面,聯通主推微信沃派卡,其主要優勢在于微信定向流量和微信六大特權,滿足新生在微信使用場景時的各種需求。然而,定向的流量也存在一定的劣勢,當新生既想用微信又想在其它應用嘗鮮,面對性價比差不多其它通用套餐時,或將另擇它枝。
總之,高校是運營商獲取增量份額的重要市場陣地,在今年的校園迎新戰中,移動的4G先發優勢,加上應用和流量經營上的創新,直接吸引了絕大多數校園用戶的選擇。聯通和電信目前僅獲得了少數城市的FDD-LTE試驗網牌照,其4G網絡覆蓋情況尤顯得還差強人意,所以只得繼續在定向流量和低價卡位上做文章。不過,所有運營商都需要思索的是,應如何抓住受互聯網影響巨大的95后這一代的心,給他們帶來獨特的體驗價值,因為這或許才是未來校園市場爭奪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