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日下午舉行的廣州地區院士中秋茶話會上,本報記者采訪各個研究領域多位院士,他們從做人、做事、做學問等方方面面寄語大學生,希望他們在這個人生的關鍵時期把握好機會,把個人的抱負跟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學有所專、學有所成。
周福霖:
學做人做事做學問
“要先學會做人,做人要誠信、厚道;其次要學會做事,做事要認真、實在,不要搞形式主義;然后是學會做學問,學習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有信心有恒心克服困難!北蛔u為中國抗震權威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院士寄語大學生,人生的路很長,進入大學扎扎實實打好基礎,以后畢業出來工作,不用怕所在的城市大小、單位大小,即使從小地方基層一步步做起,只要學有所專、學有所成,有吃苦的精神,到哪里都“行行出狀元”。
許寧生:
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考進大學讀書,對學生來說是人生當中的一個重要機會,一定要好好珍惜!敝袊茖W院院士許寧生寄語各位大學新生,要珍惜并把握好這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拓展自己各個層面的能力,學習有目標有規劃。
現在的中國正處于發展的機遇期,大學生要把自己的理想抱負和振興中華聯系起來,結合國家的發展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容柏生:
刻苦但不要死讀書
“大學生選一個專業就要愛這個專業,要有刻苦研究的精神,但不要死讀書! 被譽為中國結構設計界權威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容柏生提醒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獨立思考,書要讀活了、結合實際看問題,并要多接觸新鮮事物,特別要有意識地了解自己所學領域的發展動向。
“求學階段就有意識地長期關注一個領域的最新進展,這些積累將成為畢業之后走向崗位發揮專長的重要‘營養’!苯衲暌呀85歲的他透露,自己在80歲之前體力一直很好,近年來雖然有所下降,也仍活動自如,可以勝任不少工作,這得益于他年輕時喜歡運動,長期堅持鍛煉。他以自己的經驗告誡大學生:一定要加強體育鍛煉,練就良好的體格,有足夠的精力和健康的體魄,才能勝負以后繁忙的工作、支撐事業的發展。
鐘世鎮: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目前不少醫學生對自身發展感到困惑,被譽為我國外科解剖學奠基人和開拓者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世鎮鼓勵他們:“新一代的大學生必將肩負起振興中華的重擔,各領域的突破都寄托在你們身上。從現在開始就盡量站得高、看得遠些,做一行愛一行,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進入21世紀,科技日新月異、醫學研究事業發展迅速,他建議醫學生不斷拓寬知識面,密切關注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發展。
蘇鏘:
好時代要更有作為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睆氖孪⊥裂芯康闹袊茖W院院士蘇鏘指出,我們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我國是稀土大國,資源豐富是優勢,但發言權不大,上月世貿組織裁決中國就美歐日投訴限制稀土出口的上訴案敗訴,我們在這方面的發言權還有限。如何把這種優勢轉變成科技優勢、經濟優勢,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大學生是我們未來的接班人,F在你們的學習條件、研究設備、對外交流的機會比起我們以前要強多了,我很羨慕你們,年輕力壯時處于這么好的時代,應該會有更大更好的作為!彼恼Z大學生:要戒浮躁,盡早明確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吳碩賢:
做交叉學科人才
“現在各領域對交叉學科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蔽覈ㄖ夹g科學領域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碩賢本身就是個交叉學科的專家,除了懂建筑設計,還兼備物理學、聲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他長期從事建筑環境聲學的教學與研究,為包括人民大會堂音質改造工程、廣州大劇院、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天津文化中心劇院與音樂廳等重大工程提供科技支持。他指出,隨著科技創新發展的需要,知識面廣、跨學科的人才需求將越來越大。他建議大學生在求學階段盡量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順應未來的發展需要。